锯盾小蚜蝇

Paragus crenulatus   Thomson
   

  77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雄性 头顶三角长,头顶和额亮黑色,单眼前覆黄粉被;颜亮黄色,中条亮褐色,口缘黑褐色;后头黑色,密覆黄白色粉被和同色毛。复眼密被淡黄色短毛,两眼短距离相接。触角第3节长,黑褐色,第2、3节下侧黄褐色。中胸背板亮黑色,密被细刻点和淡色短毛;侧板黑色,中侧片及腹侧片上部毛白色,长;小盾片基半部黑色,端半部黄色,后缘具1排黄色锯齿。腹部第1节及第2节基部两侧黑色,其余红黄色,第3、4节近前缘具不明显的淡黄色粉被横带。足红黄色,前、中足腿节基部1/3、后足腿节基部2/3为黑褐至黑色,腿节端部及胫节基部黄色,胫节中部具黑环,后足跗节背面色暗。翅透明,翅痣黄色。
雌性 额两侧沿眼缘覆淡黄色粉被。腹部第1节及第2节基部两侧黑色;第2节大部红黄色,近后缘中部具1块小黑斑;第3节基部红黄色,后部黑色横带宽,黑色部分中部向前延伸近达背板前缘,并 有黑色短纵条与黑色前缘第2节黑斑相连;第4节黑色,中部具弓形红黄色横带,该横带中部达背板前缘,正中中断;第5节与第4节相同;第3-5节背板前缘具黄白色粉被弓形横带,中部中断。
本种腹部和足色泽变异较大,有的个体黑色部分不明显。

大小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
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四川、云南、新疆;

标本信息

本种与东洋种P. serratus(Fabricius) 的描述无明显差别,是否两者为同物异名?
共检查73号标本:
福建(建阳,170m,1960.VIII.13,1个)、广东(1932.XI.9, 2个,1937.XI.9,2个;西沙,1974.XI.25-XII.6,4个)、广西(桂林,1952.IX.9,4个;阳朔,1938.X.16,4个;瑶山,1938.V.20, 1 个;雁山,650-1600m,1958.VII.22-VIII.13,9个)、海南(60-340m,1960.III.27-VII.10,11个)、云南(西双版纳,650m,1957.III.20-VIII.16,3个,IV.23-VII.13, 9个;大勐龙,1958.VII.12-VIII.5, 7个,河口,80-120m, 1956.VI.8-11, 6个)、新疆(伊犁,1985.X.4,1个)。